台灣如何在東亞權力大平衡尋求新定位

我駐美代表金溥聰悄悄返國,

網路廣告

,據稱是傳達美方對我國在東海防空識別區立場之關切,

捲揚防墜器

,並安排美國環保署長吉娜麥卡錫訪台。詎料,

矽潤滑脂

,此一極具象徵意義的部長訪問,

超音波加濕機

,竟因消息提前曝光引起美方不滿,

童裝

,而告取消。
東亞情勢正處於微妙的變動中,

MIT

,中國大陸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劃設,

合成空壓機油

,牽動了美、中、日、韓和我國在此區域的權力平衡。在此之際,

台中安太歲財神廟

,美方亟欲爭取我方的合作,

牛樟芝軟膠囊

,而我外交部門卻發生如此不可原諒的疏漏,令人扼腕。更重要的是,我方面對此一形勢,除了不斷重彈「東海和平倡議」的老調,究竟應如何找到自己新的定位,是當務之急。
日前韓國政府宣布進一步擴大其防空識別區,範圍涵括了濟州島南端的馬羅島及紅島,同時也劃入與中共防空識別區重疊的離於島。此舉,被視為東亞國家開出反制的第一槍,也是韓國對區域形勢「小平衡」採取了微調。過去,韓國政府在美中日俄環伺中不輕易選邊,而以左右逢源戰術,在美中之間維持微妙的平衡關係,以爭取國家利益的最大化。這次韓國政府的舉措,不僅可視為東亞平衡外交的傾頹,也可能引發周邊國家選邊站的骨牌效應,值得注意。
自二○○九年美國宣布重返亞洲之後,東亞基本存在著一個「大平衡」與三個「小平衡」,彼此相互連動,也相互制衡。所謂「大平衡」,是指美中之間的「建設性戰略合作夥伴關係」,美國對中國大陸採取既圍堵、又合作的競爭性夥伴關係。而三個「小平衡」,是指在美中競合的框架下,日本、韓國及台灣在美中之間各自所採取的平衡政策;例如,日本民主黨時期所採取的中日「全面性戰略互惠關係」政策,韓國朴槿惠的「建立中韓戰略夥伴關係」,以及台灣馬政府上台後所採取的「親美、和中、友日」的平衡外交政策。
在這「一大三小」的權力平衡架構下,靠著三項因素維繫彼此間的均衡關係。第一,「大平衡」內部權力的維持,繫乎美中在東亞地區軍事實力的消長,只要中國大陸不挑戰美國在東亞的核心利益──南海與東海,不從近海朝向遠洋軍事大國推進,美中之間的合作關係自然大於競爭。第二,「小平衡」內部均衡的維持,繫乎各國之間的相互角力。日韓都是美國的軍事同盟國,但是兩國長期以來卻因為歷史問題及獨島爭議而不睦,這有利於美中兩大國的政治力介入。第三,「大平衡」與「小平衡」之間動態均衡的維持,是繫乎衝突的內化;中日關係雖因釣魚台而齟齬,但對美國而言,這仍是中日兩國間的領土爭議,不致改變東亞權力現狀。
然而,這個「大平衡」與三個「小平衡」間原有的均衡關係,卻因中共劃定防識區而出現變化,從權力平衡逐漸朝相互對抗發展。首先,中共劃定東海防識區,主要是便於遼寧號航空母艦在東海的飛機起降,同時透過前進宮古海峽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島鏈;這改變了美中在東亞地區的勢力消長。其次,中共將中韓間爭議的離於島也劃入防識區範圍,不啻將韓國捲入東海爭議;這使日韓找到共同抗中的連接點,而美國則可趁機彌補美日韓三邊軍事關係的缺口。最後,東海防識區的劃定,將中日釣魚台主權爭議擴大為東海區域衝突,衝突的外部化將逐漸改變東亞的權力現狀。
事實上,在三個「小平衡」中,中日「全面性戰略互惠關係」,在去年九月野田內閣將釣魚台國有化後,即已告瓦解;在雙邊衝突激化下,日本又重新回到過去對美一面倒的政策,開始積極拉攏美國及東亞鄰國,以對抗中國大陸。而韓國這次擴大東海防識區的舉動,讓中韓兩國的防識區出現了重疊,這也打破朴槿惠上台後積極推動的對中和對美的平衡外交,中韓「戰略夥伴關係」似已出現裂痕。
當美中「大平衡」已逐漸失衡,而日韓「小平衡」也開始出現變化,身為東亞利害關係國的我國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,亦不可能不對情勢作出新的評估及因應。不論金溥聰返國帶回什麼樣的訊息,我國面臨來自中共和美國兩邊的壓力也會與日俱增;如何建構新的東亞安全戰略,在失衡的東亞權力關係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,當是政府國安高層的當務之急。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