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正少事法/少了緊箍咒 戒癮難上難

司法院擬修法對少年虞犯採取「行政先行」措施,替伊朗從事間諜活動 以色列前部長將判11年,減少司法介入的印記;立意雖好,馬總統:把害群之馬揪出來,但K他命氾濫,人行道淨空 從花蓮金三角著手,虞犯少年幾乎快被施用K他命者「占領」,身障運將耳膜重建 生意變好了,如何幫助少年戒除K他命毒癮,春電展概念股/東元大同 營運快轉,反而成為協助虞犯少年的首要任務。
K他命不屬於高度禁戒治療的毒品,地方:郝龍斌深耕中南部 為大選鋪路,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將K他命列為第四級毒品,歐洲投銀Q1財報 擺脫陰霾,單純的持有或吸食行為,僅處一萬至五萬元罰緩,並施以四至八小時的講習即可,不像吸食一、二級毒品可判徒刑。因此,就司法院來說,對拉K少年還是可以先透過行政輔導,試著幫他們改過。
但站在第一線輔導的觀護人卻認為司法院過於理想化。因為K他命的成癮性雖不似海洛因、安非他命那麼強,但仍會上癮,甚至被認為是走向毒癮的第一步;他們擔心單薄的行政力根本起不了作用,改採「行政先行」反而可能錯過「黃金救援期」,使戒癮的工作愈來愈困難。
現階段虞犯少年既然是以吸食K他命為大宗,司法恐不宜輕言後退,才能以強制力要求孩子接受戒除毒癮的治療。這又必須要有行政資源的充分支援,但目前這個區塊的社福資源顯然不足,並無專為少年設立的合法戒癮機構,亟需填補。
其實現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對於吸毒犯的處置可為殷鑑。法律明定應將初犯的吸食者先行處以勒戒等治療措施,將之視為「病人」,勒戒不成才予審判處刑;立意雖好,但現實卻因相關醫療院所等資源的不足,很多最後還是走上審判一途。
衛福部日前公布毒品送檢率,十件有九件是K他命,K他命已成毒害首惡;要除毒害,先從虞犯少年開始可生「斷源」之效,不讓他們未來成為吸毒犯。學者李茂生和新北市政府已經有了一些構想,但這不是一個人、一個縣市的事,因毒害受困的少年,需要更有力協助。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