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怡蘭/剛剛恰好 一人茶壺

足能一人泡茶的理想茶壺。 圖/葉怡蘭提供 分享 facebook 先前專欄裡曾經談過,

社群行銷達人

,飲紅茶、寫紅茶多年下來,

網路行銷

,對紅茶壺逐步累積成各種挑剔講究;但事實上,

產品代銷

,到後來,

漸進式排名

,早餐奶茶之外,

客製化網頁

,其餘時間泡茶,特別是純飲的紅茶青茶綠茶,卻極少用到這些紅茶壺。原因在於,一壺動輒二三杯以上容量,對大半都只一人在家的我來說委實太大,不好拿捏;雖然也不是不能一次全泡起來再一杯杯慢慢倒,但多餘茶湯留在壺裡,難免衍生經久泡澀、涼透狀況,讓向來最挑嘴的我著實為難。當然還有另種選擇是,辦公室裡常用常見、套上濾器的「同心杯」,濾茶回沖都方便。但畢竟早已卸下上班族身分多年──早年我常戲稱,就是為了好好泡茶,才決定離開職場在家工作──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回頭委屈遷就這類因地制宜道具。遂而早從十數年前起,便已開始尋尋覓覓,足能一人泡茶的理想茶壺。其時,因應逐年蓬勃的單身消費趨勢,市面上不乏此類產品零星問世,但多半是直接將白瓷茶壺等比縮小,沒什麼趣味;不如乾脆直接挪用年少修習茶藝時期添購的紫砂與紅泥黃泥小壺,還多幾分雅致。那當口,日本旅行之際,驚喜邂逅了日本玉露茶專用壺:形制大小一掌盈握,從體積到容量都恰恰剛好,壺口處還細細鑿了濾孔,可俐落擋去茶渣,極是合心合意。只可惜,雖然就此一見鍾情,但因是玉露壺,壺柄提把皆無,專為其只能五六十度低溫沖泡之纖柔茶性打造;若遇其他茶類,煎茶七十度、炒菁綠茶八十度、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九十度以上……可就燙得握也握不住了。卻自此得了靈感和啟發,結合多年泡茶心得經驗,轉而設計了我的個人茶具組「讀飲」。全套讀飲茶具共三只:壺、杯、盅各一,以一人獨沖獨飲,且能順應不同茶類溫度、簡單俐落方便操作為概念成形。這中間,花費最多心思的,莫過於茶壺了:樣貌類似玉露壺,也同樣設置了濾茶孔洞;但形體更渾圓、容得茶葉上下左右旋轉躍動,壺身兩側另安上墊片,以能隔熱並輕鬆握持。果然此之後,杯與盅雖各有所用,但還是這只壺最派上用場;至今雖已售罄絕版多年,好在當時私心多留了幾只,幾乎日日沖茶都靠它,是我最依賴不可缺的主力茶伴。近幾年,又陸續添購了兩款一人壺:其一來自鶯歌街頭的偶遇,應是由中式蓋杯脫胎而出,宜於葉片較大而完整的台灣與中國茶。另款常滑燒則為京都一保堂的出品,形貌溫潤靜雅、韻味深長,手感絕佳;容量比其他略大,想大口大杯喝茶時最是過癮暢爽。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