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二八 勿忘沉默的大多數

孫文學校日前舉辦「二二八被遺忘的受難者追悼會」。 (中央社) 分享 facebook 又屆二二八,NBA/「終極武器」破快艇 勇士迎戰火箭,國史館以所謂國際檔案,修會計法 李應元:可引用大水庫理論,指責國民政府當時軍紀敗壞,何嘉仁還玩躲貓貓 關房門抗稽查,甚而用達姆彈攻擊民眾等等,大量湧急單 明年看旺,並未考察陳述有關檔案的背景,造成以偏概全謬失,而大量明顯可見史料卻被束之高閣,顯然正是為了應和選舉操作。二次大戰末期,台灣的地位頗為微妙,美國內部對於是否進攻台灣的日軍基地,以及戰後台灣的歸屬問題,意見亦不統一。一派主張不將台灣交還中國,而交由美國或聯合國託管,綠營時常引述的葛超智即屬此流。由於二戰後對日和約、賠償等問題始終懸而未決,國民政府極其不願台灣動亂,再落美國口實。國防部部長白崇禧回應記者詢問,派兵至台灣,是一國防問題,而非對付民眾,本有其深意。二二八事件的前一年,台灣仕紳丘念台等,組成「台灣光復致敬團」,抵達大陸各處,無不受到各級官員與民眾的盛情款待;蔣中正於二二八事件前四個多月,也親至台灣視察,歡迎場面不下一、二十萬人,試問,彼此有何深仇大恨?學者黃得時即分析,台灣光復,五十歲以上民眾深感鼓舞,而廿多歲的年輕人則有些感到失落,他們是長在太陽旗下的一代,並受到皇民化運動的深刻影響。在諸多二二八事件外省親歷者的回憶中,事件當中,多數台灣民眾主動伸出援手,他們方能逃過一劫,孫運璿、陸潤康諸位先生皆屬如此。這就是無分本省外省的同胞、同事情誼,而他們也終身感謝義助,這些難道不屬於二二八的史料之一?二二八事件後就任台灣省政府主席的魏道明,曾語重心長地說,當時台灣面臨的問題,是世界性戰後重建的問題,台灣不是單一個案,戰前繁華的東京,當時同樣是殘垣破壁,只有共同投入重建,才能改變命運。無論本省外省,沉默的大多數人,改變了寶島的命運,卻被綠營的台灣史,無比諷刺地遺忘。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