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對外戰略 現有「三缺」

中華民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商務代表團最,

桃園 清潔公司

,被巴紐政府要求更名為「台北駐巴布亞紐幾內亞經濟文化代表處」。圖為我國駐巴紐代表團網站首頁。圖/取自中華民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商務代表團網站 分享 facebook 狗年將屆,

臭氧機

,國際局勢依舊紛擾,

中部 租車

,美國政策走向不僅不好預測,

桃園 清潔公司

,還到處要盟友分攤更多的國際軍事、外交費用;兩岸關係則是可預期的繼續走低,

KL-D1000

,甚至不排除更低。身為國際關係的研究者,

中壢打掃

,又曾是外交決策與兩岸事務的參與者,

屏東打掃

,筆者想在狗年之始提出台灣在處理區域及國際事務的「三缺」,

COCO椰子水

,希望朝野正視;即便最後狗吠火車,

波麗批覆

,在狗年也比較不會覺得孤單。第一「缺」是缺乏對關鍵戰略強權的認識與研究。自民進黨政府啟動「新南向政策」以來,東南亞和印度變成政府大力提倡的熱區,對於身處東北亞和東南亞交界、有著幾十萬東南亞新住民及移工的我們而言,進一步理解和接觸這些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自是應該。當許多政策及學術研究能量、資源投入新南向區域時,政府有意或無意忽略中國大陸、美國、日本等區域關鍵戰略強權,再加上經費排擠效應,使得對台灣具舉足輕重地位的這些強權,沒受到應有的重視。別以為國內有很多人真懂這些強權的外交、經貿政策、軍事戰略與政治文化,其實人才遠遠不足。第二「缺」是缺席國際舞台。中華民國被外交孤立也不是三、五年而已,但這幾十年來的經驗可知,兩岸關係較好的時候,我國暫時獲得若干國際舞台,關係變差時,我國國際空間益發被中共壓縮。缺少國際舞台的後果,就是在國際場域無法順利表達我方意見及伸張我方權益,以及無法提升公共政策的品質,因為無法透過參與而與時俱進。或許民進黨政府會覺得,兩岸關係較好時獲得的國際空間,仍在中共版「一中原則無各表」的陰影下,久而久之會被國際社會認為我方已接受該原則,事實上不然,因為「九二共識」就是雙方暫時安排的實踐。目前狀況只見若干邦交關係風雨飄搖、若干非邦交國自我設限對台關係、許多駐外館處「被正名」為「台北」、有意義參與功能性的國際組織常常受挫,又豈是台灣人民之福?第三「缺」是缺少合理進取的對外政策。這個問題約莫從陳前總統時代就逐漸浮現,尤其是在重新自我定位為「台灣」,卻未在快速多變的世界政經戰略地圖找到適合的位置之後。陳前總統任內的「氣美反陸」(導致二○○六年的「迷航之旅」)、「兩兆雙星」印象猶新,無論結果好壞當然是全民買單。馬前總統任內雖提出「親美友日和陸」、「黃金十年」,可惜因要填補兩岸關係空缺,導致過於重視維繫兩岸關係,於兩岸之外的對外關係上少有積極主動倡議。蔡總統的「新南向政策」雖然面面俱到,但一來難度還高於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(ECFA),二來可能囿於人力和資源而僅能在極少數領域有所成就,三來是忽略了該政策應與穩健繁榮的兩岸關係並行才更有成效,甚至讓人有挖東牆(拉攏東南亞及印度)補西牆(惡化的兩岸關係和減少的訪台陸客)之感。朝野各界若能正視這「三缺」,認清無論藍綠執政都需要可長可久、行穩致遠的對外政策,將是國家之福。但以當前政治氛圍與國家認同而言,筆者恐怕還是狗吠火車了。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