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/陸股匯重挫 問題在「兩手抓」

新年伊始,櫻花代理家電 進駐百貨,大陸股、匯市便雙雙重挫,赤崁樓自行車位前畫紅線 主管說可停,並再度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,海航跨界 設旅遊產業基金,以及對中國經濟的憂慮。其實陸股重挫並不足慮,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;人民幣貶值對亞洲的衝擊雖須高度警戒,但仍能維持每階段「2角」的可測速度;經濟成長雖減緩,卻也是轉型期的常態。真正堪憂的,其實是金融措施的設計與執行過程粗糙,催化市場動盪,以及領導階層的思維與政策矛盾,可能拖累改革的進程,導致經濟一蹶不振。此波陸股重挫,肇因於證監會選在不當的時機實施「熔斷機制」。股市雖重挫,但股票只占大陸家庭財富的一小部分,持有股票者不到十分之一,企業的主要資金也非來自股市。陸股一向不是中國經濟的櫥窗,2015年初經濟成長已經減緩,但上半年股市卻狂飆;下半年雖跌回原點,但房市及消費支出卻仍然改善。陸股漲跌與中國經濟的關聯性一向不高,過去十多年來一貫如此,目前也沒多大改變。人民幣的新年貶勢,也是由於人民銀行改用「一籃貨幣」來設定每天的美元參考匯率所引發。由於目前美元對多種貨幣偏強,因而使匯市認為新制度的目的又是在為人民幣貶值製造藉口,與去年8月如出一轍,加上適逢年初的買匯旺季,於是人民幣對美元又貶值近2角。但人民幣貶值並非無理。去年貶值前人民幣一直隨強勢美元起落,許多專家都估計人民幣匯率已經高估10-15%。同時,現在美國經濟轉強,中國成長減緩;美國正在緊縮貨幣政策,但中國卻需寬鬆;之前中國企業借入美元,現在買匯還錢。因此現在還要人民幣釘住美元,不僅做不到,也不合乎經濟法則。再從經濟實體面觀察,據彭博資訊的調查指出,經濟學者預測中國2016年GDP成長率只會比2015年溫和下降0.4個百分點。凱投公司也指出,已有信號顯示政府採取的擴張措施正開始收效,大部分指標都顯示經濟已經穩住。高盛集團也指出,12月零售額預料將持續擴張,而11、12月的工業生產也可能加速,而且房價正在走穩,信用需求再度出現,服務業也維持擴張軌道。中國經濟正在轉型,脫離以往年增10%以上的軌道根本不足為怪。但股、匯動盪卻凸顯出中國金融市場管理單位的落伍與顢頇。去年中陸股從不合理的高檔崩跌後,證監會種種因應措施雜亂無章,作法前後矛盾;又護又放,時禁時開;隨心所欲,無矩不逾。證監會這次又想藉「熔斷機制」來抑制股市跌幅,結果反而引發「追殺」賣壓,僅實施四天便壽終正寢。由於投資人對主管機關的信心喪失殆盡,未來動盪仍難避免。匯市管理的基調相對明確,逐步朝市場導向推進,包括去年8月改革參考匯率訂價方式,以及今年初實施的「一籃貨幣」新制。由於目前大環境轉壞,因此每一次的改革都容易引發人民幣重貶;但又不能因為時機不佳,就拖延改革的進程。於是人民銀行只能邊放手,邊干預,每次貶幅在2角(約3%)左右,並未脫序。問題是人民銀行不重視、或不擅於對外溝通,使投資人無法充分了解新制度在實務上將如何運作,從而引發市場恐慌與動盪。官僚作風若堅持不改,改革之路將顛簸不斷。更大的挑戰,在於中共當局「兩手抓,都要緊」的意識形態與施政作風。領導階層一手抓國家控管,一手又要抓自由市場;一手抓經濟轉型,一手又抓成長目標。人民銀行既要推動匯率改革,又擔心大幅匯率波動而採取微調方式。結果是當局雖一再承諾改革,但開放的腳步依然蹣跚,甚至時而倒退。政府空有「亞投行」、「一帶一路」的遠大願景,卻又必須為股市、匯市、房市、國營企業救火而疲於奔命。「國家vs.市場」的矛盾不能揚棄,轉型的計畫無法推動,才是中國經濟的真正危機。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