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綱「大哉問」 點亮思辨契機

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,

專營FB粉絲團

,引發很多爭議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報載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的文句,

自然排序

,因出現諸多「問句式描述」,

必買團購

,而遭委員質疑,

無骨鳳爪

,對此,

租車公司

,筆者想提出個人的經驗與看法。筆者曾參與過一份教案,篇名原本為直敘式的「建構大有為政府」,後來因開放性課程的關係,我們更名為「如何建構大有為政府」,那一次的課堂,是孩子們少數幾次充分討論、發表與回饋的。這樣的經驗,讓我知道,一個問號、問題的產生,可以直接連結學生的作答與學習反應,以利思考。 站在中學生的立場,「思考、思辨」的邏輯力,更是台灣學生亟需具備的,君不見大陸學生,對於「觀點、看法、事件論述」,總能論點充分地侃侃而談。倘若我們的課程內容只是告知學生「原因、經過、結果」,那將失去探究的機會。委員們當然有其考量,一來擔心沒有標準答案,未來要如何應試?二來擔憂學生思辨基礎能力不足,如何建構完整的知識系統?關於這樣的憂心,筆者也認同,然而這不代表無法克服,其實有更多國際上的教學案例與試題方向,足以借鏡。筆者認為,也許可以固定性或系統性地在某個章節的最後,以「問句、問題」做統整、歸納,讓學生回顧整個單元,再論述分析自己的觀點;至少有課文的文句做為印證而不致瞎子摸象。當然,課本的編纂也要提供足以思考的方向,不致過度填鴨,也不致無跡可循,這便考驗編輯團隊駕馭文本的能力。回歸考試、考生的立場,大多擔心,社會學習的詮釋本就各說各話,也因過度開放的龐大資訊,反而讓學生的回答方向,顯得毫無頭緒,這些都可能是未來會遭遇的問題,甚至影響三年後的大考公平性。而偏鄉的教育資源,是否足夠讓教師有更多「問句」之外的補充,是否要兼顧其他科目、行政的壓力(偏鄉因編制關係,有的一年級地理老師,還需上全校歷史、公民,再加上行政工作),也是影響學生受教的重大因素,若能有後續的配套措施,想必能讓課綱更周延。回歸教學層面,師生間是否有足夠時間進行課程思考、答辯的機會?教師在新接觸的課綱中,能否馬上有能力接受、轉化全新課程,確實都是需要考量的,甚至是否會因學校因素,而助長補習風氣,變得本末倒置?改變是一條漫長又波折的路,每個改變歷程,都要思考對學子的學習究竟有何助益?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